admin
10月
02
2025
0

开云中国:保隆忆起当年中超钱多 工资不用花 奖金就够啦

奖金丰厚到工资都无需动用

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开云历史长卷中,有一段被球迷津津乐道的“金元时代”,那是外援们收获颇丰的岁月,曾效力于广州恒大的巴西后卫保隆在接受采访时,一句“工资不用花,奖金就够啦”道出了开云体育下载当年的盛况,这位37岁的老将娓娓道来,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资本的足球年代。

保隆,全名保隆·德·奥利维拉,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为广州恒大踢球,见证了球队崛起为亚洲霸主的关键阶段,在长达一小时的视频专访中,他笑着回忆:“那时候的奖金制度简直不可思议——赢球奖、连胜奖、冠军奖,层层叠加,有时候一个月光奖金就比工资还高,我和队友们经常开玩笑说,工资直接存银行,奖金就够日常花销了。”

他的这番话并非夸张,据公开资料显示,在2010年代中期,中超俱乐部为吸引大牌外援,开出了天价合同,以保隆所在的恒大队为例,2013年亚冠联赛中,单场赢球奖金高达600万元人民币,球员人均可分得数十万元,保隆描述道:“每场比赛前,教练都会在白板上写下奖金数额,那就像一剂强心针,对阵强队时,数字还会翻倍,大家踢球时眼睛都发亮。”

保隆忆起当年中超钱多 工资不用花 奖金就够啦

保隆的故事始于2011年,当时他刚从巴西联赛转会至恒大,作为球队后防线的基石,他帮助球队夺得了两次中超冠军和一次亚冠冠军,他回忆说,最初对中超的了解有限,但很快被俱乐部的“土豪”作风震惊。“签约时,经理直接说,‘这里奖金比工资多’,我还以为听错了。”保隆笑着说,“第一个月,我赢了四场比赛,奖金真的够我买辆车了,我妻子都不敢相信,我们还特意算了算账——工资确实原封不动。”

这种奖金文化并非恒大独有,保隆提到,当时的中超俱乐部如山东泰山、北京国安等,也纷纷效仿,形成了“奖金驱动”的竞争生态,他举例说,2012年一场关键德比战后,球队更衣室里堆满了现金红包,“那不是表演,是真金白银,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”,这种激励机制无疑提升了比赛激烈程度,但也埋下了隐患——保隆坦言,有些球员开始“为钱踢球”,而非纯粹出于热爱。

保隆忆起当年中超钱多 工资不用花 奖金就够啦

金元时代的背后,是中国资本的大举涌入,保隆分析说,企业投资足球的初衷多是品牌宣传或政策导向,但结果却催生了一个泡沫。“俱乐部老板们像在拍卖会一样竞价,外援身价飙涨,我记得有年轻球员刚来,年薪就翻了几倍,这正常吗?”他反问道,数据显示,2016年中超俱乐部总支出超过50亿元人民币,外援转会费屡破纪录,如特谢拉、奥斯卡等球星的加盟,将联赛热度推至顶峰。

保隆也看到了光环下的阴影,他提到,高额奖金导致更衣室矛盾频发,“大牌外援拿得多,本土球员有时不满,团队精神受考验”,他自己也曾陷入挣扎——2013年一次失误导致丢球后,他担心奖金被扣,心态失衡。“那段时间,压力大得睡不着,足球变成了生意。”保隆叹息道,这种金钱至上的氛围,最终在2020年后随着政策收紧和资本退潮而逐渐消散。

从全球视角看,中超的金元时代并非孤例,保隆比较了他在巴西、日本联赛的经历:“日本俱乐部更注重青训,奖金适中;巴西则依赖转会收入,但像中超这样短期烧钱的,很少见。”他认为,这种模式虽快速提升了联赛水平,却缺乏可持续性。“足球不是印钞机,它需要扎根社区,现在我看到中超俱乐部开始重视年轻球员,这是好事。”

当被问及对当前中超的建议时,保隆强调“平衡”是关键。“奖金可以激励人,但不能成为唯一动力,俱乐部应该投资基础设施和青训,像欧洲那样建金字塔体系。”他以恒大足校为例,指出中国有潜力培养出自己的巨星,“钱多不是坏事,但要用在刀刃上”。

采访尾声,保隆分享了一个温馨细节:他至今仍保留着恒大的奖金支票存根,作为那段岁月的纪念。“那不是炫富,而是提醒我足球的变迁,现在我在巴西当教练,常告诉年轻人:钱会来也会走,但对足球的爱才是永恒的。”他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哲思,仿佛在总结一个时代的得与失。

回望保隆的职业生涯,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记忆,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缩影,金元时代如潮水般涌来又退去,留下了联赛职业化的进步,也警示着盲目投资的代价,中超正尝试走出泡沫,回归理性,保隆的回忆录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那段辉煌与浮躁并存的时光——“工资不用花,奖金就够啦”的感慨,或许将成为后世研究中国体育经济时,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。

正如保隆所言,足球的本质超越金钱,它关乎激情、团队与梦想,中国足球能否在资本与传承间找到平衡,我们拭目以待。